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的《千里之外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《千里之外》这首歌的前奏,一开始出现的清脆的钟声,给人一种意境深远之感。


紧接着,便能听到不少民族乐器的声音。


【林迈可】是一个很厉害的编曲人,周杰伦起码有三四十首歌的编曲,是出自他手。


他在编曲方面是比较全能的。


诸如《夜曲》、《夜的第七章》这种新潮歌曲,他能做。


像《东风破》、《发如雪》等中国风歌曲,他也擅长。


周杰伦自己说过,作曲就是我生了个孩子,编曲就是给这个孩子穿衣服。


很明显,以林迈可的水准,绝对是个换装小游戏的顶级大师。


春晚后台处,早已完成了自己的独唱舞台的陈洛,并未离开,而是还留在后台。


他想听完骆墨的新歌再走。


从目前来看,骆墨每一次在大型节日晚会中演唱的新歌,都很强。


如果没听就走,他心里会觉得不踏实。


“这个后生仔,毕竟和其他歌手不一样。”陈洛心想。


等到《千里之外》的前奏声悠扬的传开后,骆墨独自站在舞台上,开始唱了起来。


“【屋檐如悬崖,风铃如沧海,


我等燕归来,


时间被安排,演一场意外,


你悄然走开。】”


这首歌的作词风格,十分的方文山。


他在某个节目里说过,自己写词时,一定要用上“你,我,他”这些字。


特别是在写偏中国风的歌曲时。


他觉得歌词不是历史的叙述句,歌词是情感的催化剂,所以一定要具体到【人】。


而不是只知道引经据典,把很多词语进行拼凑。


比如“【你发如雪…….】”


比如“【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】”。


《千里之外》的歌词也是如此。


实际上,这首歌出自专辑《依然范特西》。


这张专辑有一个重点,那就是【讲故事】。像专辑里现在被人各种曲解的《菊花台》啊,还有一首《红磨坊》啊,还有《夜的第七章》啊,皆是如此。


因此,《千里之外》这首歌,也是给人一种极强的画面感的。


这种画面感,可以让人沉浸其中。


特别是一边看舞台,一边听歌的时候。


观众们听到现在,自然明白这是一首爱情歌曲。


和陈洛的那首《烂漫》一样,都能算是情歌。


“今年春晚的爱情歌曲有点多啊,哈哈哈!”


“喜欢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。”


“这首歌算不算中国风啊?”


在成片的弹幕中,骆墨继续演唱着。


“【故事在城外,浓雾散不开,


看不清对白。


你听不出来,风声不存在,


是我在感慨。】”


一直听到这里,陈洛在春晚的后台处都是面色如常的。


这歌水准肯定是够的,不像有些劣质的创作,让人听一会儿就不想听了,根本就忍受不到副歌高潮部分。


这年头,很多歌曲的创作都是很偷懒的,或者说是水平还不达标。整首歌曲,只有几句话是能听的。


很多人或许在类似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,听到了某几句歌词,觉得:“诶,这歌还不赖诶!”


可一旦你去搜歌曲,听整首歌,又会觉得:“什么玩意儿!”


《千里之外》这首歌,目前在陈洛心中,属于中规中矩。


暂时还没有出现让人特别惊艳的地方。


它不像《晴天》、《夜曲》、《七里香》等歌那样,有着所谓的【前奏杀】,光是一个前奏,就牛到不行。


可偏偏越是如此,陈洛越警惕!


“不该只是如此的,绝对不只是如此!”陈洛心想。


不得不说,最了解你的,往往是你的对手。


骆墨唱到现在为止,的确都还在铺垫。


舞台上,他拿着话筒,继续唱着:


“【梦醒来时谁在窗外,


把结局打开,


那薄如蝉翼的未来,


经不起谁来拆——】”


音调在这个时候微微上扬,陈洛目光一凝,嘴里忍不住道:“来了!”


从歌曲的结构上来看,很明显接下来就要引入到副歌高潮部分了。


这首歌的杀招,很可能就藏在这里!


果然,等到骆墨一唱副歌,陈洛不由得便心中一沉。


“这是……..美声!”陈洛心头震惊。


是的,《千里之外》这首歌,本是由周杰伦和费玉清合唱。


后来,又有一个费玉清的独唱版,收录在他的个人专辑内。


08年春晚时,也是由费玉清单独献唱了这首歌。


实际上,当初在制作《发如雪》时,周杰伦就很想与费玉清合作。


后来,也是通过别人牵线搭桥,才有了《千里之外》这首经典作品。


很明显,费玉清的歌声是很特殊的。


周杰伦要的就是这种反差感!


rnb的曲风,与美声的极致反差!


而对于骆墨而言,美声本就有专门学过一段时间,再加上他从小学戏曲,在【柔】这方面,他或许和费玉清不一样,但也能唱出别样的滋味来。


而且在伴奏里,是有童树的和声在里头的。


别忘了,童树可是个最强工具人,在唱和声方面,这小子特别好用。


【美声】突然地出现,自然是技惊四座,惊艳众人。


只听骆墨唱道:


“【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,


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。


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?


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。】”


强烈的反差感在骆墨唱出第一句时,就扑面而来。


说真的,不少听众其实是听不惯美声的。


美声,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够流行。


特别是一些年轻听众,对于美声的观念,停留在一些老一辈的歌唱家身上,或者合唱上。


觉得用这种唱法唱歌,歌曲年代感会很强。


爸爸妈妈,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,或许是会喜欢的。


咱们嘛,那就算了吧!


可是,美声真的和流行,不能相结合吗?


第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的《千里之外》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