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七十四章 解决方案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李可只能是回道:“毕竟都不容易,各有各的难处。但这些逸夫,肯定不能说是什么好人。”


第二天。


取走了县令的解决方案后。


李可这才返程,花了几天的时间,回到了应天府。


大善殿。


回来后,李可很快就把自己这些天的见闻都给朱元璋说了说。


至于说高启为何不愿意当官。


李可也是给出了解释,“高启不愿意当官,很简单,他的个性就是那样,喜欢无拘无束,而当官规矩实在是太多了。他还写诗说,天没亮,就要去上朝,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。”


朱元璋已经有许多天都没有见到李可了,这些天都见不到李可,实在是有点想念。


听了李可的话后,也是问道:“就如此简单?”


李可道:“这算是主要原因吧,我以为,那么多文人都不愿意出仕大明,像很多人,给大明修好了《元史》后,就立马以年老为由跑了,这一定是有某些共同的原因。”


朱元璋便问道:“那你说,这个共同的原因又是什么?”


李可便道:“大概是他们真的是大元忠臣吧。尤其苏州自古繁华,元朝皇帝更是给了当地的士子文人别人难以想象的优待,他们能有这几十年的好日子,全都赖元帝所赐。这一时间,让他们怎么能够接受突然冒出来的大明呢?何况从古至今,儒家文人们都赞赏忠君。鄙夷另投他主。臣以为,想让他们都出仕,尽心尽力地为陛下做事,很难。”


朱元璋便道:“那意思就是说,他们说什么年老体衰都是借口了?”


李可道:“可以这么说吧!其实陛下你自己心里面也很清楚不是?只是鉴于他们的身份,不好发作罢了。”


之后李可又道:“臣以为,大明想要解决官员不够用的问题,已经不能再去指望这些大元遗老。臣提议,陛下更应该做的,其实是尽早地兴办教育。这些大元的遗老,就随他们去吧。臣还有一个想法!”


朱元璋便问道:“什么想法?”


李可道:“臣这边,可以每年拿出五十万两来修建学堂,以及完善相关教育资源。其实这当官,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,只要这个人识字、会算术,再在朝堂上待上一段时间,自然慢慢地也就学会怎么当官,怎么治国了。臣可以负责此事!”


朱元璋也是有点好奇了起来,一脸狐疑地看着李可,问道:“你小子,今日为何突然这么主动?这可不像是你往日里的风格。”


李可只好道:“陛下这话说的!臣这里的钱,终究是要想个办法花出去的,这兴教育,本就是一个不错的花钱的机会,臣又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的机会?只不过臣希望,这教育可以由臣来操办,这把钱给到州县的话,臣多少还是对州县有点不是很放心。臣希望臣可以垂直管理!”


朱元璋道:“垂直管理?”


李可:“就是钱由臣来划拨,像是老师的招募,乃至于课程怎么弄,都由臣来管理。”


朱元璋不是很懂李可的用意。


不过李可既然有这样的心,那他也不反对就是了。


反正又不用他出钱。


最后,朱元璋也是提起了公主府皇庄的事,大概这是李可的事,因此朱元璋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愤怒。


只是道:“那皇庄的事,你又打算如何解决?”


李可便道:“臣也不懂这个在明律上,应该如何去进行审判,不过如今大明百废待兴,正是用人之际,就算是把他们都砍了,也无济于事,那还不如改用其他的惩罚的手段。正如臣此前所说,把他们抓了,判劳改吧。至于劳改做点什么,陛下可否让臣来安排?”


朱元璋便道:“怎么?你有什么想法?”


李可便道:“让他们去开垦种地吧,估计他们一到晚上就逃跑,不太好集中管理,管理成本也高。”


“臣的意思是,可以在应天府修建一所监狱,这应天府西北不是军营么,而且军营旁,还有大片的空地,可以在那修建一所监狱,然后让他们在里面织布。”


朱元璋:“织布?”


李可:“对。”


朱元璋一脸无语地看着李可。


这样的想法,估计也只有李可能够想得出来。


第七十四章 解决方案[2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