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十四章 赵匡胤的担忧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28gl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如此低迷的想法,并非是赵匡胤过于悲观。


生长于五代乱世中的赵匡胤,几乎亲身经历了五代十国中诸多王朝的覆灭。


以往赵匡胤是一员大将,对诸多王朝的覆灭可能更多有的是唏嘘、感慨的情绪。


而自从成为一位帝王后,赵匡胤在享受无上尊荣的同时,面对着脑中存在的那些王朝覆灭的悲惨事实,赵匡胤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有着切身之痛般的恐惧——如当年的周世宗柴荣一般。


他眼下是春秋鼎盛不错,可柴荣病逝时又何尝不是春秋鼎盛?


身为精通武艺的武将,赵匡胤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了解。


早年为了建功立业,他身上受创颇多,有些创伤是不可能做到恢复如初的。


很多事要有备无患。


该如何防止大宋成为第二个大周、或者是梁、唐、晋那些朝代呢?


心中有所想法的赵匡胤,转身扶起因惶恐而冷汗满面的赵普。


“有件事需要你帮朕去做。”


赵匡胤的这句话落到赵普耳中,令赵普心中的惶恐消散了不少。


“陛下请言,臣愿赴汤蹈火!”


赵普的惶恐情绪,赵匡胤怎么会感觉不到呢?


凭心而论,他今夜对赵普说这些完全是因为信任。


可惜,在他成为帝王后,他的任何一位心腹都无法再如之前那般亲密无间了。


“一件小事而已,用不着赴汤蹈火。”


略微安抚一番赵普后,赵匡胤问赵普道:


“你知道为何,朕要让留哥儿亲自设计擒下魏仁浦吗?”


对于赵匡胤口中的这件事,赵普自然是知道的。


之前赵普以为赵匡胤这安排,一方面是体现了他对魏仁浦的重视,另一方面是抱着历练皇长子的心思。


而从当下赵匡胤的语气听来,他这一安排似乎还有着其他深意?


见赵普因疑惑而不敢妄言,赵匡胤转身遥望远处的延德宫方向说道:


“魏仁浦是个正气之人,潘美入城后,城内唯有魏仁浦与韩通在察觉异常后有想着反抗。


至于魏仁浦的理政、军略才干更不必多说,当前朝野上下能与他比肩的不过一掌之数。”


赵普相当认同赵匡胤对魏仁浦的评价。


就在赵普以为赵匡胤是在表达他对魏仁浦的爱惜之情时,赵匡胤接下来的话,却让赵普瞬间意识到了关键。


“魏仁浦若能效力大宋,朕统一天下的大业势必会事半功倍。


不过这不是朕最看重他的地方。


当年汉隐帝荒淫无道,在诛杀大臣杨邠后,想着趁此威势一举除掉周太祖。


周太祖得知消息后,六神无主。


在那危险至极的境地中,是魏仁浦为周太祖日夜谋划,最后才让周太祖转危为安并得以建立大周。


在周太祖晚年时,因子嗣皆为汉隐帝所杀,他陷入了无子可立的困境中。


那时身为周太祖外甥的李重进与权臣王峻勾结,意图谋夺储位,一度令周太祖意动。


在周世宗眼看储位无望,决意率部众西逃之际,又是魏仁浦出身为周世宗划计,才令权臣王峻被贬。


至此,周世宗的储位才得以确定。”


柴荣在世时,赵匡胤身为他的心腹,是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隐秘的。


而方才赵匡胤说的那些隐秘,有些是赵普事先完全不知的。


然赵普终究是个智者,他从赵匡胤的话语中迅速的抓住了一条关键脉络:


魏仁浦曾两次扶保英明天子登基→陛下特意让皇长子前去擒拿魏仁浦。


当理清这条隐藏极深的关键脉络后,一个重大的猜测浮现在赵普脑中:


“陛下欲立皇长子为储?”


第十四章 赵匡胤的担忧[2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